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校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树立思想教育是根本、素质教育是核心、严格管理是保障的工作理念,遵循夯基础、严管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强化学生在、我们在的责任意识,围绕“六项制度”,实施“七大行动”,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一、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构建“大思政”格局,活力思想领航行动。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政治引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成立优秀辅导员宣讲团,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团会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落实“五个思政”,推进“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创新教育模式,抓好抓实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活动制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2.大力推进学生党建工程。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实施“党旗党章耀我行”主题党建工程,以党建为龙头统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落实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校思政会议精神落实相关任务,细化“7144”工作机制,召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
二、以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凝练资助感恩文化,与文明修身工程、校园文化建设等协力文化厚植行动。
4.深入推动奖助文化建设。以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凝练资助感恩文化。通过举办资助系列活动,利用信息化平台广泛深入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培养受助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培育和树立学生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5.凝练辅导员队伍文化。打造一批辅导员精品项目,深入挖掘辅导员队伍精神,凝练学校特色的辅导员文化,提升辅导员队伍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纪律严明、管理科学、能力卓越的先锋队伍。
6.增力学校校园文化。以立德树人、思想引领、文化涵育、素质拓展为指导,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弘扬“家”文化,引导学生“以校为家”,倡导管理者“爱生如子”,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以全员导师制、学风建设工程为抓手,助力学风创优行动。
7.实施“学风建设工程”。严格学生课堂管理,加大学院交叉检查课堂力度,加强对教师教学秩序情况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检查,坚持辅导员、班主任课堂听课制度。实施学生“学业与学位”双预警模式,建立“学生—班主任(班导师)—学院政工干部—学生家长”4级预警模式。以完善学生诚信档案为依托,实施“手机进课堂”和“考场禁手机”,试行设置无人监考考场,严肃学生考试违纪处理,加强对学生学风、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
8.严格学生日常管理。继续加强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巩固工作成效,坚持低年级学生早晚自习制度,组织学生开展“早起床、早锻炼、早读书”三早活动,严禁“晚归、晚睡、晚起”的三晚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9.推进实施“全员导师制”。总结和推广各学院全员导师制实施经验,开展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召开优秀导师报告会,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切实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以省属高校首家“易班”试点为重点,助推信息化建设,增力阵地巩固行动。
10.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以省属高校首家“易班”试点为重点,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与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相结合,实施扁平化管理,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优化事务服务,加强学生信息的动态管理,提高学生信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11.优化学生思想教育阵地。结合时代背景和特色,开展深入学习十九大,学习两会精神以及校党代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班会,巩固主题班会、学生宿舍、第二课堂等传统思想教育阵地。同时积极推进思想教育进网络,拓展信息化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校思政网,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12.强化制度建设。开展学生管理规定实施情况调研,对2017年修订的20余个文件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工作需求完善和修订新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编印2018年版学生管理规定文件汇编。
五、以安全教育常态化为标准,合力平安校园行动。
13.树立安全稳定的底线思维。围绕学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学生安全教育,落实校园安全机制。建立学生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和公安局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案例分析和工作联席会。
14.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加强辅导员值班和入住学生宿舍管理,做好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发挥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在学生宿舍文明卫生、宿舍文化和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建立社区化学生宿舍管理自主管理模式。
15.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推进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管理与服务。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做好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区域、学生组织活动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倡导学生理性消费,多部门联合,共同推进,做好学生校园贷款的防控工作。
六、实施精准帮扶,以“大健康”格局为目标,添力温情关怀行动。
16.创新助力“精准帮扶”计划。按照“精准帮扶,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及时发现帮扶学生,针对性解决难题。依托“易班”平台,建立学生无忧信箱,对每一位学生来信使用编号制度,做到事事出实招,事事有回应。
17.不断完善奖助工作体系。广泛发掘社会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奖学、助学项目,扩大社会资助力度;遵循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优化学生资助管理机制,确保资助资金的合理使用;依托2017年国家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的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助力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学生奖助体系,完善校院两级学生奖助机制,进一步扩大学院奖助自主权、社会奖助学金金额和学生受助覆盖面;加强对奖助工作的档案管理,坚持“三级公示”工作机制。
18.全面构建和完善“大健康”格局。实施身心健康教育,依托四级组织体系、五级目标体系、五级工作体系、四级危机干预体系构成的“4554”型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服务全校师生员工。发挥学院主体作用,完善“学院情感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医院心理治疗”的三级心理咨询体系,积极开展专职辅导员、心理委员等队伍培训工作。
1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围绕省级示范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和学院二级心理健康工作站的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校报和橱窗等立体化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实施课程改革,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对在校学生进行全覆盖的心理测评和心理筛查,举办第十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七、以修订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为切入,展力队伍提升行动。
20.实施“辅导员素质提升工程”。根据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继续实施“辅导员素质提升工程”,丰富辅导员培训体系,围绕“学、研、说、写、聊、赛、行”七大版块,在全校辅导员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成立辅导员研究团队,加强校本研究。定期开展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主题班会观摩等活动,邀请辅导员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工作经验。对新入职辅导员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修订《武汉工程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制订《武汉工程大学辅导员考核办法》,加强辅导员考核。
八、以作风建设为核心,提升部门战斗力与凝聚力。
2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视党风廉政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事事有责、人人明责、有责必究”的责任机制。坚持廉政教育工作不放松,坚持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不放松,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强化部门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遵守保密纪律。
22.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和整改2017年“千人评机关”部门具体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强化部门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性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师生需求,提高工作效果。定期举办辅导员、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对学生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2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新媒体发展动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附: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 2018年主要工作推进表
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