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2016-2017年度十佳班主任】捧着一颗心来 换你前程似锦——记管理学院班主任杨晨晨

来源:发稿时间:2018-04-02浏览次数:

      

   2013年9月30日,杨晨晨入职武汉工程大学,她的第一个岗位就是担任管理学院2013级的新生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工作量最大的时候,她还兼任着2012级的辅导员,服务着近一千一百名学生,是五个行政班的班主任和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

她先后参加2014年湖北省第三十四期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2015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湖北省团干培训班并顺利结业,参与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2016-2017年度专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湖北省教研项目,曾获得武汉工程大学第一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奖、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第九届心理健康教育月“先进工作者”;2013年“青年岗位能手”、2014年“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015年“优秀班主任”、2017年“十佳班主任”等光荣称号。

在校团委、学院党委的工作指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杨晨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学生竞赛与创新创业活动,两年间学生累计获得创青春、挑战杯、汉秀杯等各类省级以上奖励120余项,仅2015年学院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先后被团中央官方微博、中国青年网、湖北日报、长江商报等19家外媒累计报道二十余次。

杨老师先后指导学生获得“武汉市最美志愿者”、“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学员”“武汉工程大学优秀青年”等各类荣誉。学院荣获“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武汉市2014年、2015年无偿献血最佳志愿者团队”、“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最佳志愿服务团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运动会道德风尚奖等称号20余项,并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时隔近十年之后重新荣获“2015年武汉工程大学红旗团委”称号。个人也获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三届“优秀青年提名奖”、“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组织者”等光荣称号7项。

作为管理学院分工会积极分子、年纪最轻的一名教工党员和党支部组织委员,杨晨晨时刻以党员廉洁自律准则规范自己,以学院全体老党员同志的优秀品德为参照,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尽其所能为学院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与服务,把集体的事大家的事放在前头,积极参与和组织每一次教工集体活动,感染和激励了更多中青年教师一起在赛场上点燃激情,表达对集体的热爱。2014年,她助阵学院获得校级教工羽毛球赛第一名,获得了2014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刚过完27岁生日便入选中共管理学院分党委委员。

基于在管理学院外事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杨老师还协助学校2016级、2017级中外交流班招生选拔和项目管理工作,为2016级中外交流班6个专业学生建立学习档案,配合学院加强对中外交流学生的日常管理。为进一步为出国学生答疑解惑,创建WIT国际交流俱乐部QQ群和微信群,目前群内包含2012级到2017级6个年级已经出国留学和有意向出国的学生超过800人,由于各国间的时差,她坚持保持24小时开机,经常要在凌晨与海外学生们保持沟通,协助他们完成国内相关手续的办理。以心换心,通过加强对出国学生的服务和潜移默化的爱校荣校、爱国主义教育,现在,已在海外的高年级毕业生时常分享海外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和留学准备工作技巧,对学弟学妹有问必答,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效果。

自2016年以来,杨老师先后参与组织校长午餐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微课比赛、新进教师观摩课、教学工作坊等教师发展相关活动六十余次,累计服务校内外教师近三千余人次,近五百名教师、职能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主动加入WIT教师发展之家QQ交流群(569666236),在线共同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们所提出的问题、困难,也得到更及时有效的回复和解决,提升了教师们的满意度。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活动有序推进,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度随之持续升温。2016至2017年,个人也参与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两项,教育部协同育人校企共建项目一项。

同期杨老师还担任起武汉工程大学教学信息中心指导老师,带着对“如何更好的挖掘学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的思考,率领着小信们一起健全校内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目前,教学信息中心由总中心和15个本科生学院分中心共同组成,教学信息员已覆盖全校2015、2016、2017三个年级每个班级,总数已超过500人,团结一心努力为全校师生服务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诚然,师者立德树人,“树”字是那么形象地表达出学校与学生间最天然的关系,正是用心播下种子,用爱灌溉培育,待它生根发芽,生出一树桃李。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爱满天下,乐育英才,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给女儿的一封信》中亦讲到,爱的真正实质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倾慕、依恋之情,直至情愿在意识中排除自己,在另一个“我”中忘却自己,而恰是在这种“排除”和“忘却”中获得了新我,在另一方的幸福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对杨老师而言:“我大概是和我的职业我的学生相爱着,而这份幸福是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出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