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马莉莎 曾峥)“现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武汉工程大学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信息一经发布就‘人气爆棚’。”
“之前就一直想学习急救知识,在看到江夏区红十字会要来学校举办应急救护培训班,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夏老师讲得很好,我们学到的急救知识很实用。这次顺利通过了理论和实操考试,还取得了救护员证书,我觉得非常自豪!”
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处在今年6月组织了一期应急救护知识培训,50余名学生骨干完成了教学内容。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学会了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大学生崇尚科学、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更深刻领悟到“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随后,学校微特之光志愿服务队成员加入红十字会志愿者,投身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内容之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近日,学校微特之光志愿服务队走进江夏区红十字会开展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处着力搭建桥梁,积极推动学校和红十字会志愿活动联动开展,科普应急救护、防灾避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人体器官捐献等相关知识,鼓励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做好应急救护知识的“传播者”、红十字精神的“宣传员”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江夏区红十字会会长金建军以“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红会所能”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十字会的历史发展和主要职能。他指出,红十字会是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聚焦“三救”“三献”主责主业,发挥了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江夏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的夏军老师长期奋斗在科普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一线。他说:“现实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家中老人突然晕倒,身边小孩突发气道异物阻塞,跑步心脏骤停,交通事故伤害等意外时有发生。在危重急症、事故或者意外伤害突发降临时,第一时间、第一目击者掌握必备的应急救护技能,抓住急救的“黄金”时间,开展有效的自救互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加快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7月下旬,志愿服务队成员和江夏区红十字会一同深入企业和社区一线,志愿者们积极协助老师们进行科普培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培训现场,持有初级救护员资格的志愿者们化身为模特,与老师们紧密合作,生动地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患者躺姿调整的正确方法,详尽地展示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精准操作、心肺复苏(CPR)的步骤以及创伤包扎的技巧。
一同参加急救知识科普活动的郑军老师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志愿者,他不仅参加了百场应急救援知识科普,还多次参与重大灾害救援,有着超过十年的救护经验。2013年雅安地震时,郑军和朋友正在附近自旅游驾,他们不顾震后余震、垮塌等危险,带着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去做点什么”,开启了第一次志愿服务,他说:“我的选择来源于家人对我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让我有限的生命有机会绽放无限光彩。”
郑军老师手机的壁纸是一名救护员坚定的背影,微信头像是志愿救援队的队徽,“生命至上 救在身边”映入大家的眼帘,这无声地诉说着他对应急救援事业的热爱。他说“帮助他人带来的幸福感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你们大学生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要热爱并崇敬生命,用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共同谱写志愿服务事业的辉煌篇章。”志愿服务队成员李圣锴同学深受启发,感慨道:“郑军老师十余年如一日,无私地投身于公益事业,我也渴望像他一样,为公益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台下走到台上,从学校到社区,从微特之光志愿者到红十字会急救科普志愿者,这些角色转变和志愿者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都让微特之光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微特之光志愿服务队成员马莉莎说:“掌握急救知识,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也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我一定会不断探索、不断前行,要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社会,青春之国家。”。学生处曾峥老师表示,学校微特之光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投身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活动,多渠道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活动,以红十字先进人物为榜样,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审稿:严敏)
(供图:阮秋毅 马莉莎 李圣锴)